麒麟叶
Epipremnum pinnatum (L.) Engl.
≡Pothos pinnatus L. Sp. Pl. ed. 2,2 :1324. 1763.
攀援藤本。植株长可达15m。气生根具发达的皮孔,平伸,常攀于树干上或岩石上。茎粗壮,圆柱形,直径2. 5-4cm,多分枝,节间被突起的叶痕所分隔。叶柄长19. 5-60cm,宽0. 3-1. 3cm,平滑,具纵槽,上部具膨大的关节,基部具叶鞘;叶鞘长3-7cm,宽1-1. 5cm,膜质,先端伸达叶柄顶端关节的部位,边缘逐渐撕裂呈网状纤维,常脱落;叶片薄革质,幼叶叶片狭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基部浅心形,成长叶叶片宽长圆形,长40-60cm,宽30-40cm,基部宽心形,边缘两侧为不等的羽状半裂至全裂,裂片宽1. 2-6. 5cm,先端长渐尖并向上弯,下面灰绿色,上面深绿色,无斑纹,具1中脉,沿中脉两侧具2行疏离的长约2mm的小穿孔。花序梗粗壮,圆柱形,长5. 5-21. 5cm,宽0. 4-1cm,基部被叶状鳞片包围;佛焰苞外面绿色,内面暗黄色或灰绿色,舟状,长7-23. 5cm,宽3-15cm,先端渐尖长达1. 5cm,花期时张开几乎平展;肉穗花序无梗,白色,后变为灰绿色至黄色,圆柱形,长8. 5-25cm,宽1. 1-3. 5cm,基部稍斜生;花直径3-7mm;子房圆柱形,长0. 4-1. 2cm,宽2-7mm,基部稍压扁,有胚珠2或3颗,花柱长3-7mm,宽1. 5-4mm,梯形,粗壮,柱头线状长圆形,长2-6mm,宽0. 1-0. 5mm。浆果绿色。种子肾形,长约4. 5mm,宽3. 5mm。花期:花期:4-6月;果期:9-10月。。
产地:七娘山、仙湖植物园 (李沛琼1303017、刘金梅023515) 。生于林下,攀援于树上。海拔约200m。深圳公园常有栽培。
分布: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。日本、印度、孟加拉国、泰国、缅甸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印度尼西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、澳大利亚 (昆士兰) 和太平洋诸岛。
用途:观赏植物,可用作垂直绿化或植于假山或岩石上作点缀。茎和叶供药用,有消肿止痛之效,可治风湿关节痛和跌打损伤等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4卷 72页
4189
图 65 麒麟叶 Epipremnum pinnatum
4189
图 65 麒麟叶 Epipremnum pinnatum
1. 植株的一部分(攀援于树干上);2. 叶;3. 肉穗花序;4. 花;5. 雌蕊纵切面。(杨莎绘)
1. 植株的一部分(攀援于树干上);2. 叶;3. 肉穗花序;4. 花;5. 雌蕊纵切面。(杨莎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